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公共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如何优化短途出行,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成为了不少大城市的关注焦点。
近日,有不少市民发现,西安原有公交车变少,取而代之的是街头巷尾多了一种 “小个子”公交车,穿梭于各个街道,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宝宝巴士”。
在短线上推行“招手上车、按铃下车”的响应式服务,再加上“宝宝巴士”的补充,能否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
“第一次见到这么短的巴士,像从动画片里开出来的一样。”在凤苑路口上班的小石笑着说道。
这些新公交通体黄色涂装,车身如同被前后被压缩了一般,看上去仅为正常巴士的一半。
“宝宝巴士”属于微循环公交的一种,与承担主干线长客流运输的普通公交不同,是一种短距离、覆盖城市局部区域的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用于弥补常规公交网络、加强公交接驳、优化城市交通流动。通常具有短途运营,高频次、小型化,服务末端交通,缓解交通拥堵的特点。
1990年德国就为了填补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公共交通空白,以及帮助老年人、学生和没有私家车的人出行,市民自愿组织推出了Bürgerbus。它通常采用小型巴士或厢式货车,连接村镇到市区、居民区到超市、医院等,还可以与其他大巴或火车系统进行联动,提供接驳服务。
同样在日本,因街道狭小和老年人较多,从2000年开始,日本各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推出了小型公交系统-社区巴士,它主要服务于普通公交难以覆盖的区域,如郊区、住宅区、医院、商业区等。它们通常票价便宜、路线灵活,特别适合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以及没有私家车的居民。
而将视线年前,北京就用上了这种“宝宝巴士”,部分12米级公交车开始被8.5米级、10米级车型替代。时至今日,北京拥有多条这种微循环路线,如连接众多地铁站小区以及北京西站的专138路,连接众多商业办公区的专128路等等。
车身小巧,通行灵活。对于居住在巷道或交通不便地区的市民而言,步行至主干道上的公交站点或是地铁站,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增加了出行的困难。
而“宝宝巴士”整体车身长度仅6米,凭借其小巧灵活的车身设计,能够轻松穿梭于老城区的小巷以及住宅区,这些区域通常由于道路狭窄、交通环境复杂,往往不适合常规公交车的通行。
举个例子,西安目前新换装的S24路就连接了10个以上的小区,为居民日常买菜购物,上下班、上下学提供了更便利的公共交通选择,有效减少了市民的步行距离,提高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它不仅提高了公共交通的覆盖率,也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小巧的车身设计,也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出行带来了更多灵活与高效的解决方案。
内藏科技,别有乾坤。要谈到 “宝宝巴士”先进程度,我们首先不得不关注它不断更新升级的核心车型。
拿西安近期新上线的“宝宝巴士”来说,它采用了比亚迪2025款最新的B60纯电客车,全车拥有9个座位,最高车速可达到69km/h。
能让如此小的车身拥有这么大的能量,来源于它的新能源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控,电机和电池。
在电控方面,实现总成减重61%,零部件种类减少14个,不仅降低了连接失效风险,还提升了安全性。电机方面,实现了总成减重27%,降噪15%,效率提升11%等多项性能指标的提升。而在电池方面,利用高密度集成,使得空间利用率提升7%,零部件降低10%。
除了卓越的性能外,宝宝巴士的整车配置可以说是亮点十足。车内配备了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辅助系统,确保行驶的安全与舒适。
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乘客,车门旁设有专门的呼叫按钮,只需按下,司机便会及时下车协助,提供贴心服务。
车门入口采用了低入口的踏步方式,乘客区没有任何台阶,低地板区的最大空间可达2900mm,大大提升了老年人和小朋友的乘车体验。
而车内的爱心座椅、轮椅专属区以及无障碍乘车翻转踏板,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和照顾。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功能配置,宝宝巴士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打通“最后一公里”。去年,西安地铁8号线开通,为加强公交线路与地铁的连通性,新规划的小公交线路重点围绕地铁站等高频出行区域进行布局,能够将居民直接从“家门口”送至最近的地铁站,减少步行和换乘带来的困扰。
通过优化小公交线路与地铁的衔接,不仅改善了市民的通勤体验,也使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统计,常规公交客流量在1998—2014年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全年公共汽电车运送旅客781亿余人次。2015年开始,客流量逐年减少;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交车(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仅达到194亿余人次。
除了将车缩小,为便捷市民出行,西安在短线上推行“招手上车、按铃下车”的响应式服务,并推出“公交+文旅”“公交+便民服务”等形式,优化调动公交车资源。
每年大型节假日,西安公交都会在人流爆炸的大雁塔广场周围推出景区定制公交线路,这些线路将大雁塔广场,大唐不夜城和各个地铁线路连接起来,给游客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除了大唐不夜城定制线,还推出了秦岭野生动物园定制线、环山路大学城至国际医学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至韦曲南地铁站、未央大学城至行政中心地铁站、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定制1线条定制公交线路。
除了定制线路,西安还推出了新颖的“公交车菜篮子惠民驿站”。这是由西安农投集团携手西安城投集团推出的一项新型公交便民服务项目,用退役的公交车进行改装,掏空座椅,装上雨棚,使之摇身一变,成了一辆“菜车”。
据了解,“公交车菜篮子惠民驿站”设立后,既解决了周边6个小区、56栋高层、6700多户居民的买菜问题,又构建了“公交乘客下车买菜回家”的新消费场景。
周围的居民可以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或者“线下购买”两种方式购买菜品,极大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宝宝巴士”的推广,不仅是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一次升级,更是对居民日常出行体验的优化,体现出这座城市“以人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为本、服务为民”的宗旨。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智能化、个性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出现,轻松衔接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所有人“家门口”的出行伙伴。